社交礼仪常识

 [来源:本站 | 作者:本站 | 日期:2013年12月20日 | 浏览680 次] 字体:[ ]

三、社交礼仪

(一)介绍礼仪

1、自我介绍

(1)自我介绍的程序

在介绍自己之前,可以使用礼貌用语,如“对不起”、“请允许我打扰一下”、“您好”。

介绍自己时,可掌心向内,轻按左胸但不能用拇指指向自己,态度要不卑不亢,面带微笑,将自己的姓名、身份、简历介绍得简洁,清楚,明白。介绍姓名时一定要把姓名报得清楚,提到姓时可用字形结构讲,如“草头黄”,“立早章”等;也可用与名人连带的方式讲,如“瞿,瞿秋白的瞿”;介绍名时可以说明寓意,如“万千里,千里马的意思”,“刘延生,延安出生的”。

(2)自我介绍的时机

初次见面,一般以半分钟为宜,情况特殊也不宜超过1分钟。

如对方表现出有认识自己的愿望,则可在报出本人姓名、供职单位及职务的基础上,再简略地介绍自己的籍贯、学历、爱好、专长及与某人的关系等。

在进行自我介绍时,介绍用语要留有余地,不宜用“最”、“极”、“特别”、“第一”等表示极端的词。

(3)主动式的自我介绍

如果你想结识某人,可采用这种方式,例如:“您好!我叫***,见到您很高兴。”

(4)被动式的自我介绍

我们可以先婉转地询问对方:“先生您好!请问我该怎样称呼您呢?”,等对方做完自我介绍再顺势介绍自己。在此过程中也不要对你尊敬的人过于殷勤,诸如“久仰大名”、“能认识您,我感到万分荣幸”之类。

2、居中介绍

(1)居中介绍的顺序

介绍者处于当事人之间,介绍前必须了解被介绍双方各自的身份、供职单位以及双方有无相识的愿望,或衡量一下有无为双方介绍的必要,再择机行事。

介绍的先后顺序,应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者,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者,如“李老师,我很荣能够介绍王莉来见您”。

将年龄和职务相当的男士介绍给女士,如:“王**小姐,让我把张**先生介绍给你好吗?”然后说:“这位是王**小姐,这位是张**先生。”

将客人介绍给主人,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,将本公司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客户,将个人介绍给团体。

这种介绍顺序的共同特点是“尊者居后”,以表示对“后来居上”的尊敬。

(2)居中介绍人的神态与手势

居中介绍者在为他人作介绍时,态度要热情友好,语言清晰明快。做介绍时,介绍人应起立,行至被介绍人之间,呈三角站立,在介绍一方时,应微笑着用自己的视线把另一方的注意力引导过来。手的正确姿势是抬起前臂,五指关拢伸直,手掌向上倾斜,指向被介绍者,但介绍人不能用手拍介绍人的肩、胳膊和背等部位,更不能用食指或拇指指向被介绍的任何一方。

(3)居中介绍人的陈述

介绍人在作介绍时要先向双方打招呼。一般不介绍私人生活方面的情况,如居住地址、婚姻状况之类。在较为正式的场合,可以说:“尊敬的***先生,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……”或说:“***,这就是我向你常提起的***。”在介绍中要避免过分赞扬某人。当介绍人为双方介绍后,被介绍人应向对方点头致意,或握手为礼,并以“您好”,“很高兴认识您”,“幸会,幸会”等友善的语句问候对方。介绍后,不要随即离开,应该提示双方交谈话题,可有选择地介绍双方的共同点,如相似的经历、共同爱好和相关的职业等,待对方进入话题后,再去招呼其他客人。

(4)对介绍的应答

如果你是坐着的应起立,如不能起立,也应欠身表示;走向对方,注视对方,面露微笑。以示对对方的尊重;握手;向对方打招呼。重复对方的名字和职务(职称)。

(二)名片礼仪

1、递送名片的顺序

一般遵循“尊者居后”的规则,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送名片。即职务低者、身份低者、辈分低者、年轻者、拜访者、男士未婚者向职务高者、身份高者、辈分高者、年纪大者、被拜访者、女士、已婚者递名片,并应给在场的人每人一枚,以免厚此薄彼。当对方不止一人时,应当由尊而卑或由近而远依次递送,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,则让地位较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。

2、递送名片时的标准姿势

(1)递送名片时,将名片从名片盒中抽出,且名片最好放在上衣胸兜里。

(2)递送时应起身站立,上身呈15度鞠躬状,面带微笑,走进对方,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到对方胸前(低于本人胸部位置),递送时可以口头表示“我叫***,这是我的名片,请笑纳”或“请多关照”之类的话。

(3)同外宾交换名片,可先留意对方用如何把名片递过来的,随后再跟着模仿。

3、接受名片礼仪

接受他人名片时,应起身站立,面带微笑迎向对方,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,并轻声说:“谢谢”,“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”。当着对方的面,用30秒以上的时间,仔细通读对方的名片,不懂之处应当即请教:“尊号怎么念?”随后郑重其事地将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。

4、不同场合交换名片时的礼貌用语

(1)在公共场合如欲索取他人的名片,可以婉转地说:“以后怎样向您请教?”或“以后怎样同您保持联系?”

(2)自己无意送名片时,可婉转地说:“对不起,名片未带”。

(三)握手礼仪

1、初次见面时的握手

(1)同性之间的初次见面握手礼:男士之间,应彼此趋前握手;女士之间,则随她们自己的意愿。

(2)当你是男士、对方是女士时,你最好先等对方伸出手来。

(3)在一般场合,女士总是习惯于点头或是微笑,是否要握手,完全看她们个人的习惯和高兴的程度而定。不过,若是男士已伸出手来,女士也理应有所反应,因为不管怎么说,漠视一个人的自然而友好的举动是很不礼貌的。

2、握手的分寸

(1)握手姿态要正确

行握手礼时,通常距离受礼者约一步,两足正立,上身向前倾,伸出右手,四指并齐,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,微微抖动3-4次,然后与对方的手松开,恢复原状。与关系亲近者,握手时可稍加力度和抖动的次数,甚至双手交叉热烈相握。

(2)握手应用右手,眼睛应正视对方,不要东张西望,握手时可上下晃动。如果恰好右手正在做事,一时抽不出来,或者手弄得很脏很湿,应向对方说明,摊开手表示歉意,或立即洗干净手,与对方热情相握。如果戴着手套,则应取下后再与对方相握。否则都是不礼貌的。

(3)握手要讲究先后次序

一般由年长的先向年轻的伸手,身份高的先向身份低的伸手,女士先向男士伸手,老师先向学生伸手。如果两对夫妻见面,先是女性相互致意,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,最后才是男性相互致意。拜访时,一般是主人先伸手,表示欢迎;告别时,应由客人先伸手,以表示感谢,并请主人留步。不应先伸手的就不要先伸手,见面时可先行问候致意,待对方伸手后再与之相握,否则是不礼貌的。

(4)握手要热情

握手时双目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,微笑致意。切忌漫不经心、东张西望、边握手边看其他人和物,或者对方早已把手伸过来,而你却迟迟不伸手相握。

(5)握手要注意力度

握手时,既不能有气无力,也不能握得太紧,甚至握痛了对方的手。

(6)握手时应注意时间

握手时,即不宜轻轻一碰就放下,也不要久久握住不放。要掌握适度,一般来说,表示完欢迎或告辞致意的话以后,即应放下。

(7)注意不要一只脚站在门外,一只脚站在门内握手,也不要连蹦带跳地握手或边握手边敲肩拍背,更不要有其他轻浮不雅的举动。

(8)与贵宾或与老人握手时除了要遵守上述要求之外,还应当注意以上几点:

当贵宾或老人伸出手来时,你应快步趋前,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,身体微微前倾,以表示尊敬。还可根据场合,边握手边问候,说些表示热烈欢迎和热情致意的话。在握手时千万不要昂首挺胸,也不要胆小畏缩,这都是不礼貌的。

在社交场合遇到身份高的熟悉的老人,不要贸然上前打断对方的谈话或应酬活动,应在对方谈话或应酬告一段落后,再上前问候,握手致意。如果在不止一人的场合中,应遵守先贵宾、老人的一般习惯次序。

(9)与上级或下级握手除遵守一般要求外,还应注意:

上下级见面,一般应由上级先伸手,下级方可以与之相握。

如果上级不止一人,握手顺序应由职位高的到职位低的,如职位相当则可按一般的习惯顺序,也可由一人介绍,你一一与之握手。

下级与上级握手时,身体可以微欠,或快步趋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,以表示尊敬。

上级与下级握手时,应热情诚恳,面带笑容,注视对方的眼睛,不要漫不经心,敷衍了事,不要冷漠无情,架子十足,更不能在握手后立即用手帕擦手。

(四)电话礼仪

1、打电话的礼仪

(1)打电话前的准备

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号码,以免空凭记忆拨打电话而打扰其他的人。

(2)打电话的时间选择

a工作电话应该选择在8点以后,在休息日或国外应选择在9点以后。

b往办公室打电话,最好避开临下班的时间、中午休息的时间。

c不要在节日、假日、用餐时间给对方打电话,半夜或清晨被电话吵醒,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。

d打国际电话,首先要考虑到对方国家的时差。

e一次打电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。

(3)打电话的内容

a打电话前,尤其是打重要电话或国际电话,要提前做好准备,把要找的人名,要谈的内容归纳成几条,写在纸上。

b打电话用语。“请问王**在吗?”或说:“对不起,请您帮我叫一下王**接电话。”

c养成边打电话边做记录的好习惯。记录内容一般包括:何时、何地、何人、何事、如何处理等。

d打电话的一方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,抓住主题,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礼貌的态度:

a通话时要吐字清楚,语速、音量适中,语句简短,语气亲切,做到语言文明。在先向对方恭敬地道一声“您好”后,要主动地介绍单位的名称和自己的姓名,不要让对方去猜。结束通话前,要说“谢谢”,“再见”。

b通话时要精力集中,嘴里千万不要嚼东西,也不要一边打电话一边同旁人聊天,或一边打电话一边兼做其他事情,给对方心不在焉的感觉。

c打错电话时,要向对方道歉:“对不起”,“打扰您了”,等等。

d要注意举止,形象。用电话要轻拿轻放。

2、接电话礼仪

(1)本人按听电话的礼仪要求

a电话铃一响,应立即放下其他工作,及时接听电话。接电话有“铃响不过三”的说法,就是说接电话以铃响三次左右为最合适。

b拿起话筒后,要主动问好并自报家门。

c接电话时,如遇重要内容,要认真做好笔录。

d如果对方打错电话,要耐心向对方说明,不要恶语相击。

e在会晤重要客人或者会议期间如有人打电话来,应向对方说明情况,表示歉意并约好时间,主动打电话过去。

(2)请对方重述应注意的礼貌

如:“电话听不太清楚”,“电话的声音很小”或者说:“请再重述一遍,让我记录下来”等等。但切忌不可用“您的声音太小了,请大声点儿”或“听不清您在讲什么”等言辞。

3、代接电话的礼仪

(1)接电话时,如果对方不是找自己,不要出言不快,拒绝对方代找他人的请求。

(2)如果要找的人不在,需转达有关事项,代接电话的人一定要认真记录,重要事项待对方讲完之后,还应该重复一遍。要及时转达。电话记录包括:通话者的姓名、单位、通话时间、内容、是否回电话等。

(3)不应问清楚对方的姓名和要办的事后,再告诉对方要找的人不在。

(五)乘坐交通工具礼仪

1、乘坐轿车的礼仪

轿车上的座次尊卑一般是后排为上,前排为下;右侧为尊,左侧为卑。

如果是五个座位的轿车,专职司机后面靠右窗的位置为上座,后排另一边靠窗的为第二位,而后排中间的为第三位,司机旁的副驾驶座为第四位,一般由秘书,向导,警卫员坐。

上车时,作为陪同人员应先开后右车门,请尊长或领导、女士上车,坐在后排右首,待坐定后,关上门;再从车尾绕到左侧,开后左车门,让其他客人坐在左首位置,待关好车门后,再绕到司机右侧门自己就座。下车顺序则相反,陪同人员先下车,开车门等其他人下车。

上车时,男士如何登车,可悉听尊便。但着裙装的女士登车则注意文雅:应先坐到座位上,然后再把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去。下车应先双腿同时着地,再起身走出车来。若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,主宾应坐在司机旁的位置上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。

2、乘坐公共汽车、轮船的礼仪

(1)自觉排队投币或刷卡购票,不插队,不走后门。

(2)不强行挤车和扒窗户上车(船)。

(3)主动为老弱病残、孕妇和抱小孩者让座。

(4)雨天乘车应脱掉雨衣并妥善保管。

(5)不带危险、易爆易燃的物品和有碍乘客安全的物品、动物上车(船)。

(6)保持车厢(船舱)整洁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果皮纸屑及其他废弃物,不吸烟,不大声喧哗。

(7)主动出示车月票,接受检验。

(8)爱护车站(码头),车(船)内设施,不蹬踏座椅,不乱写乱画,不损坏公物。

3、乘火车的礼仪

(1)上火车后,要遵守规则,礼貌待人。列车上再热,也不能打赤膊,不要穿背心、短裤和拖鞋。更不可一坐下就脱鞋,把脚伸到对面的座椅上去。

(2)不要在不准吸烟的车厢吸烟。

(3)不要在过道上走来走去或乱扔果皮杂物,更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和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上车。

4、乘坐飞机的礼仪

(1)严守购票、携带行李、登机检查和飞行期间的各项规定。在飞行期间,一切有碍于正常飞行工作的电子用器(手机、个人电脑、电子玩具等)均不得使用。

(2)礼貌地对待他人,尊重机场工作人员、机上乘务人员和同行乘客。

(3)要自尊自爱,不大声喧哗,不乱伸手脚等。

(4)在飞机上交谈时,要避免有关坠机、撞击等空难事故的话题。

(六)中餐宴请礼仪

1、举办中餐会一般用圆桌,每张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尊卑之分。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,面对正门就座。

2、同一张桌上的位次的尊卑,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,以近为上,远为下。

3、同一张桌上的距离相同的位次,排列顺序讲究以主人右为尊,左为卑。

4、每张餐桌位次的具体安排:

(1)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。每张桌上只有一个主人,主宾在其右首入座,形成一个谈话中心。如下图

主人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10

 

(2)如遇到主宾的身份高于主人时,为表示对他的尊重,可安排主宾在主人位次上就座,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,第二主宾坐在主宾的左侧。如图所示

 

 

 

主宾

主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主宾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10

 

(3)每张桌上有两个主位时,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,女主人为第二主人,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,桌上开成两个谈话中心。如下图:

 

男主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        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女主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男主人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        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女主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5     1    男主人     3     7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8      4    女主人     2      6

 

(4)为便于宾客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次,除安排服务人员引导外,还要在桌子上事先放置座位卡。举办涉外宴会时,座位卡应以中、外文两种文字书写,中文写在上面,外文写在下面,必要时,座位卡两面均应书写就餐者的姓名。

5、上菜顺序与就餐方式

(1)中餐的上菜顺序。通常是首先上冷盘,接着是热炒,随后是主菜,然后上点心和汤,最后上水果拼盘。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,开始上第一道热菜,一般每桌要安排10个热菜。宴会上桌数再多,各桌也要同时上菜。

(2)上菜时,如果有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,要按照先主宾后主人,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一次进行。如果由个人取菜,每道热菜都应放在主宾前面,由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食,切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。

6、用餐要求

(1)上菜后,千万不要先拿筷,应等主人邀请,主宾动筷时再拿筷。取菜时要相互礼让,依次进行,不要争抢。取菜要适量,不要把适合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“包干”。

(2)为表示友好、热情,彼此之间可以让菜,劝对方品尝,但不要为他人布菜,不要擅自做主,不论对方是否喜欢,主动为其夹菜添饭,让人为难。

(3)不要挑菜,不要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,翻来覆去,挑肥拣瘦。取菜时,要看准后夹住立即取走。不能夹起来又放下,或取回来后又放回去。

(七)西餐宴会礼仪

1、席位排列

(1)女士优先。一般女主人为第一主人,在主位就位。而男主人为第二主人,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。

(2)距离定位。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远的位置。

(3)以右为尊。在西餐排席时,男主宾要排在女主人的右侧,女主宾排在男主人右侧,按此原则,依次排列。

(4)面向门为上。

(5)交叉排列。即男女应当交叉排列,熟人和生人也应当交叉排列。如图所示

 

 

5     1    女主人     3     7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8      4    男主人     2      6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女主人

 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

 

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        

 

 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 

 

男主人

2、西餐上菜的顺序

(1)开胃菜:也叫头盆、前菜。一般是由蔬菜、水果、海鲜、肉食所组成的拼盘。

(2)面包:西餐正餐的面包一般是切片面包。吃面包时,可根据个人口味,涂上黄油或果酱奶酪。

(3)汤:分浓汤和清汤,也有很好的开胃作用。正式喝汤时,才算正式开始吃西餐。

(4)主菜:包括水产类菜肴、畜肉类菜肴、禽肉类菜肴和蔬菜菜肴。正式的西餐宴会上,大体上要上一个冷菜、两个热菜。两个热菜中,讲究先上一个鱼菜,由鱼或虾以及蔬菜组成。另一个是肉菜,往往代表着此次用餐的最高档次和水平。

(5)点心:吃过主菜后一般要上些蛋糕、饼干、土司、三明治等西式点心。

(6)甜品:点心之后接着上甜品,最常见的有冰淇淋、布丁等等。

(7)水果:吃完甜品,一般还要摆上干鲜果品。

(8)热饮:咖啡、红茶等。

3、餐具的使用

(1)刀叉

在正规的西餐宴会上,讲究吃一道菜一付刀叉。吃每道菜都要使用专门的刀叉,既不能乱拿乱用,也不能从头到尾仅使用一付刀叉。取用的次序,要由外侧向内侧依次递进。

通用的刀叉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:

一种是英国式的,要求在进餐时,始终右手持刀,左手持叉,一边切割,一边用叉食之,叉背朝着嘴的方向进餐,这种方式比较文雅。

另一种是美国式的,先右手刀左手叉,把餐盘的食物全部切割好,然后把右手的餐刀斜放在餐盘的前方,将左手的餐叉交换到右手上,再慢慢品尝。

若中途暂时离开一下,可将刀、叉在食盘上放成“八”字形,它表示一会儿还要用。若把刀、叉并排放在餐盘上面,则表示这道菜不用了。不要把刀叉摆放在桌面上,尤其不要将刀叉放成“十”字形。

(2)餐匙

a餐匙除用于饮汤、吃甜品外,不可用于取食其它食物。

b不要用餐匙在汤、甜品之中搅来搅去。

c用餐匙取食,不要过满,一旦入口,就要一次用完,不要一匙东西,反复品尝多次。

d餐匙入口时,要以其前端入口,不要将其插入菜肴或“直立”于餐具之中。

4、餐巾的使用

(1)餐巾的用途

餐巾对服装有保洁作用,防止菜肴、汁汤落下来搞脏衣服,也可用来揩试口部,在非要剔牙或吐出嘴中的东西不可时,可用餐巾遮掩,以免失态。

(2)餐巾的暗示作用

西餐以女主人把餐巾放到桌上时,暗示用餐结束。就餐者如果中途离开,一会儿还要回来继续用餐,可将餐巾放在本人所坐的椅面上;如果放在桌面上,则暗示我不再吃了,可以撤掉。

(八)庆祝婚礼礼仪

1、服装

不能太寒酸或随便,不过也不必奇装异服或花枝招展,抢了新娘和新郎的风头。

2、来宾代表致辞的主要内容

(1)介绍自己与新郎、新娘的关系,对新人的婚礼表示祝贺。

(2)称赞新郎、新娘的人品、能力等。

(3)介绍新人的生活趣事、恋爱故事等。切忌在公共场合泄露两人不愿人知的事情,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。

(4)提出祝福与希望。

(九)参加丧事的礼仪

1、吊唁

当接到亲属的讣告后,别的事先放在一边,要赶快去吊唁。做好相应的准备,如花圈、花篮、挽联、挽幛等。所送的花圈、花篮都应缀以白布或纸的标志,上写“**千古”,落款“**敬挽”等。挽联是有中国特色的哀挽文字,或由奔丧者自拟自书,或自拟文字请人书写。联语应对死者生平事迹及与自己的关系等有所概况,写得情真意切。

2、服饰要求

女士穿藏青色、灰色或素色的成套或连衣裙。不要装饰打扮,化妆也要适当控制;男士也要穿素色的成套西服加白衬衣,黑领带和黑裤子。

3、亲友来参加告别的,进入大厅前应该戴好小白花,依次进入大厅,分别在哀乐声中向死者三鞠躬致哀。此时神情应肃穆,举止应端庄,不能多言乱语,更不能嬉笑。和死者的亲属握手时,简单地说几个“节哀”、“珍重”的字眼,如不太熟悉则可以免说。握手时切忌用力握紧、摇晃。

(十)接待外宾礼仪

1、礼宾的次序

(1)按外宾的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顺序排列。

(2)按参加国国名的首写字母顺序排列。

(3)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排列。

(4)如果外宾的身份、职务相仿,则应以声望、资历和年龄为礼宾次序。

2、迎送礼仪

(1)按照国际惯例,派遣同外宾或外国团体负责人身份相当的我方人士,负责迎候外宾的工作。

(2)迎接人员应准确掌握外宾抵达的时间,提前到达机场、码头或车站,以示对外宾的尊重。

(3)如来宾是贵宾,可安排献花仪式。

(4)如来宾是一般身份,主人可主动帮助客人提取行李(除公文包、手提包外)。

3、送别外宾

(1)送行人员可前往外宾住宿处,陪同外宾一同前往机场、码头或车站,也可直接前往机场、码头或车站恭候外宾。必要时可举行专门的欢送仪式。

(2)在外宾临上飞机、轮船、火车之前,送行人员要同外宾一一握手话别。

(十一)公共礼仪

1、公共场所基本礼节

(1)不要高声谈笑。

(2)不要吃东西。

(3)不要带病出入公共场所。

(4)打喷嚏,揩鼻涕一定要掩口,避人。

(5)公共场所忌讳:化妆、修指甲、剔牙,瘙痒,脱靴,扔废物,吐痰,抠耳杂。

2、观看演出时的礼节

(1)服装整洁。

(2)演出前入场。

(3)节目进行中不要鼓掌。

(4)观赏中,不允许交谈,打哈欠和咳嗽,也不允许中途退场。

(5)演出结束时不要急于退场。

3、观看体育比赛礼节

(1)准时入场以免入座时打扰别人,影响别人。

(2)观众可以为喜欢的队员加油,但千万不要辱骂对抗队的队员。

(3)紧要关头最好不要从座位上跳起来,这样会影响后排人观看,你也大失风度。

(4)体育比赛多种多样,不同运动需要营造不同气氛(打球比赛需要欢呼声)。

4、舞会礼节  

(1)注意自己的服饰。

(2)注意自己的风度。

(3)邀请舞伴有礼貌。

(4)不在舞场学跳舞。

(5)两个女性可以同舞,但两个男性却不可同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