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常识
一、如何处理男女求爱的滋扰?
1、态度明朗。如果你并无恋爱打算,对于那种单恋的追求者,应明确拒绝;如果是正在恋爱中或曾经恋爱过的对象,你要冷静考虑,如果没有希望,就要明确告诉对方,让其打消念头。若是态度暖昧,模棱两可的话,对对方来说增加了幻想,因而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。
2、遵守恋爱道德,讲究文明礼貌。在拒绝对方的要求时,要讲道理,耐心说服;要尊重对方人格,不可挖苦嘲笑,更不能在别人面前揭露对方隐私。
3、要正常相处,节制往来。恋爱不成,但仍是同学、好朋友,不可结怨,更不能成为仇人、敌人。在交往中,最好要节制不必要的往来,以免对方产生“物是人非”的伤感,让对方尽快消除心理上的伤害。
4、遇到困难,要依靠组织。如果你认为制止不了对方的纠缠,或者发现对方可能采取报复行为等,要及时向老师和领导汇报,依靠组织妥善处理,防止发生意外事件。
二、大学生接到骚扰电话怎么办?
对于异性打来的求爱电话,要端正态度,严辞拒绝,不可拖泥带水;对于谩骂电话,可以录音,同时警告对方不要继续,否则将负法律责任;对于推销之类的广告则只要挂断即可;对于性骚扰电话,要注意收集证据,及时报案;对于恐吓电话,要能正确对待,千万不可为隐瞒自己某些不可告人行为而满足对方要求,否则后患无穷。
三、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正当防卫?
根据我国《刑法》的规定,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:
1、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、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;
2、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;
3、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,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;
4、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,造成不应有的损害。
当你准备进行防卫时,如果符合上述四个条件,那么,你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负刑事责任了,而应积极勇敢地进行防卫。
现实生活当中,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双方打了架,后动手的一方总说自己是在正当防卫;学生打了架,家长参加调解的时候,也总是说自家的孩子后动手,是正当防卫!那么,双方打架后动手的一方真是正当防卫吗?
一般说来,打架还手的一方,不属于正当防卫!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,不法侵害行为包括有社会危害性的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,但主要是指犯罪行为,如杀人、强奸、抢劫、放火等,对这些行为,如果不果断采取防卫行动,使其停止非法侵害,将会对社会、对人身等造成重大危害。打架还手就不同了,甲动手打了乙,乙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,比如报告老师或相关组织解决,没有必要一定要动手还击。动手还击引起互殴,不利于同学间的团结和校园秩序的稳定。所以,两人打架,不论何方被打致伤、致残,还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当防卫。如果因还手而使打架事态恶化,不论是先动手造成的还是后动手的造成的,对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。所以,避免打架是至关重要的。但如果遭到对方的非法暴力侵害,比如先动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凶器施暴,你就应尽快躲开,脱离危险,并报告老师。但却不可以正当防卫为借口而还手打人,把事情闹大。
四、发生在高校的诈骗案中,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骗术?
1、通过上网聊天交友,取得信任后,编造谎言进行诈骗;
2、假称自己发生意外,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;
3、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;
4、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,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;
5、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;
6、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。
五、女大学生如何防止受骗?
(一)别等出事后才想起法律
具备法律意识,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,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和事中。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,不作口头协议,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。
(二)不轻易相信陌生人
在与人交往中,对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人要时刻保持警惕,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信,不能把自己的身份、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,更不能随之独往。
(三)别幻想不劳而获
当你面对诱惑时,千万不要急功近利。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: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?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?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,要注意分析对方在许诺给你的利益做个对比,就会得出比较客观和是否可行的结论。
(四)切忌感情冲动和意气用事
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“交友”、“恋爱”、“求助”为名,利用女性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,要当心甜言蜜语或“慷慨义举”后所隐藏的欺诈。
(五)一旦发现受骗,必须镇静
千万别慌神,赶快想办法及时掌握对方有罪的证据,迅速报案,要防止打草惊蛇。有人认为把钱追回来是关键,所以,在发现上当后便想私了,于是主动找上门去恳求骗子返还财产。这是很愚蠢的做法,这等于告诉对方骗局已经暴露,提醒骗子赶快逃匿。聪明的做法是,一面装作仍蒙蔽在鼓里,随时掌握对方行踪;一面查明对方所骗财产的使用流向,及时报告公安机关。
六、学生宿舍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案件?
1、刚入学,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被盗。
2、放假前容易发生被盗。
3、假期,学生离校后,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。
4、同学都去上课时容易发生被盗。尤其是上午第一、二节课时。
5、学生上晚自习,相邻的几个寝室人都走空,熄了灯,也可能发生被盗。
6、夏秋季节,开窗睡觉易发生“钓鱼”盗窃。
7、夏季开门多,易发生趁虚而入的盗窃。
8、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,外来人员剧增时,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。
9、学校开大会、运动会、考试、周末看电影等,因宿舍同学走空,易发生被盗。
七、学生宿舍防盗应注意哪些问题?
宿舍安全是每个同学都必须关注的问题,这不仅是个人的事,而是要靠全宿舍的人共同关心的。
1、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一定要锁门,不要怕麻烦,要养成随手关门、锁门的好习惯。切不可图方便,临时出去不锁门,方便了溜门盗窃的小偷。
2、不能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。年轻人喜欢交朋友是正常的,但不可违反学校的管理规定留宿不了解的人,更不能丧失警惕,引狼入室。
3、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格外提高警惕。外来人员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,如果是房门大开没有人,往往会顺手牵羊偷走衣物、现金、贵重物品等。还有人打扮成学生模样,在宿舍里到处乱窜,一有机会就下手盗窃。
4、如果宿舍管理混乱也是最易发生盗窃案。
5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,不要随便借给别人。
九、大学生接到骚扰电话怎么办?
对于异性打来的求爱电话,要端正态度,严辞拒绝,不可拖泥带水;对于谩骂电话,可以录音,同时警告对方不要继续,否则将负法律责任;对于推销之类的广告则只要挂断即可;对于性骚扰电话,要注意收集证据,及时报案;对于恐吓电话,要能正确对待,千万不可为隐瞒自己某些不可告人行为而满足对方要求,否则后患无穷。
十、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后怎么办?
1、克制情绪,避免矛盾激化;
2、相信组织,就近寻求支援;
3、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部门报案;
4、及时向本院、系说明情况,由院系出面协调。
十一、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正当防卫?
根据我国《刑法》的规定,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:
1、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、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;
2、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;
3、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,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;
4、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,造成不应有的损害。
当你准备进行防卫时,如果符合上述四个条件,那么,你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负刑事责任了,而应积极勇敢地进行防卫。
现实生活当中,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双方打了架,后动手的一方总说自己是在正当防卫;学生打了架,家长参加调解的时候,也总是说自家的孩子后动手,是正当防卫!那么,双方打架后动手的一方真是正当防卫吗?
一般说来,打架还手的一方,不属于正当防卫!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,不法侵害行为包括有社会危害性的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,但主要是指犯罪行为,如杀人、强奸、抢劫、放火等,对这些行为,如果不果断采取防卫行动,使其停止非法侵害,将会对社会、对人身等造成重大危害。打架还手就不同了,甲动手打了乙,乙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,比如报告老师或相关组织解决,没有必要一定要动手还击。动手还击引起互殴,不利于同学间的团结和校园秩序的稳定。所以,两人打架,不论何方被打致伤、致残,还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当防卫。如果因还手而使打架事态恶化,不论是先动手造成的还是后动手的造成的,对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。所以,避免打架是至关重要的。但如果遭到对方的非法暴力侵害,比如先动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凶器施暴,你就应尽快躲开,脱离危险,并报告老师。但却不可以正当防卫为借口而还手打人,把事情闹大。
十二、发生在高校的诈骗案中,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骗术?
1、通过上网聊天交友,取得信任后,编造谎言进行诈骗;
2、假称自己发生意外,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;
3、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;
4、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,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;
5、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;
6、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。
十三、学生宿舍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案件?
1、刚入学,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被盗。
2、放假前容易发生被盗。
3、假期,学生离校后,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。
4、同学都去上课时容易发生被盗。尤其是上午第一、二节课时。
5、学生上晚自习,相邻的几个寝室人都走空,熄了灯,也可能发生被盗。
6、夏秋季节,开窗睡觉易发生“钓鱼”盗窃。
7、夏季开门多,易发生趁虚而入的盗窃。
8、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,外来人员剧增时,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。
9、学校开大会、运动会、考试、周末看电影等,因宿舍同学走空,易发生被盗。
十四、学生宿舍防盗应注意哪些问题?
宿舍安全是每个同学都必须关注的问题,这不仅是个人的事,而是要靠全宿舍的人共同关心的。
1、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一定要锁门,不要怕麻烦,要养成随手关门、锁门的好习惯。切不可图方便,临时出去不锁门,方便了溜门盗窃的小偷。
2、不能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。年轻人喜欢交朋友是正常的,但不可违反学校的管理规定留宿不了解的人,更不能丧失警惕,引狼入室。
3、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格外提高警惕。外来人员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,如果是房门大开没有人,往往会顺手牵羊偷走衣物、现金、贵重物品等。还有人打扮成学生模样,在宿舍里到处乱窜,一有机会就下手盗窃。
4、如果宿舍管理混乱也是最易发生盗窃案。
5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,不要随便借给别人。
十五、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
1、及时报案。无论在校外还是在校内,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,首先想到的是及时报案,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,千万不能与肇事者“私了”。若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除及时报案外,还应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,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。
2、保护现场。事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,若现场没有保护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,造成“有理说不清”的情况。切记,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。
3、控制肇事者。若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,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忙控制,若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牌号等特征。
十六、大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应注意哪些问题?
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,一个现实的人可以以多种身份出现,也可以多种不同的面貌出现,善良与丑恶往往结伴而行。由于受到沟通方式的限制,人与人之间缺乏多方面、真切的交流,惟一交流的方式就是电子文字,而这些往往会掩盖了一个人原本应显现出来的素质,为一些居心叵测者提供了可乘之机,因此,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聊天交友时,必须把握慎重的原则,不要轻易相信他人。
1、在聊天室或上网交友时,尽量使用虚拟的E-mail,或ICQ、OICQ等方式,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,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、住址等有关个人真实的信息。
2、不轻易与网友见面,许多大学生与网友沟通一段时间后,感情迅速升温,不但交换的真实姓名、电话号码,而且还有一种强烈见面的欲望。
3、与网友见面时,要有自己信任的同学或朋友陪伴,尽量不要一个人赴约,约会的地点尽量选择在公共场所,人员较多的地方,尽量选择在白天,不要选择偏僻、隐蔽的场所,否则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时,得不到他人的帮助。
4、在聊天室聊天时,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,往往这些链接或文件会携带聊天室炸弹、逻辑炸弹,或带有攻击性质的黑客软件,造成强行关闭聊天室、系统崩溃或被植入木马程式。
5、警惕网络色情聊天,反动宣传。聊天室里汇聚了各类人群,其中不乏好色之徒,言语间充满挑逗,对不谙男女事故的大学生极具诱惑,或在聊天室散布色情网站的链接,换取高频点击率,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。也有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聊天室进行反动宣传、拉笼、腐蚀,这些都应引起大学生朋友的警惕。
十七、火灾的预防
1、防止发生火灾的关键,是做好火灾的预防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和各级政府、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和规定,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,是同学们必须遵守的准则。这些法律、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,都是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,要预防火灾,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、严格执行、自觉遵守。
2、在教室、实验室、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时,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、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。使用仪器设备前,应认真检查电源、管线、火源、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,如放置是否妥当,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,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。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,关闭电源、火源、气源、水源等,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。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,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,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。
3、在宿舍,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,不在宿舍内吸烟;不乱拉乱接电线;不使用电炉、热得快、电热杯、电饭煲等学校禁止使用的电热设备;不在宿舍使用明火;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;使用台灯不要靠近枕头、被褥和蚊帐等;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;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;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,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;室内无人时,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。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,但却是防患未然的基本防火常识。